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宣传贯彻安全生产法,推动“第一责任人”守法履责 >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

【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

anquanyue.org.cn时间:2022/6/22 16:28:13
来源: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次浏览

遵守安全生产法  当好第一责任人

梅岭电源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德凯


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主题是“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安全生产从国家层面来说,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从企业层面来说,事关企业职工切身利益,事关企业发展兴衰成败。贵州梅岭电源有限公司作为航天军工企业,为国家多型装备提供了大量优质特种电源产品,为国防和航天事业作出了较大贡献。为更好地履行主责主业,服务国家战略,保证企业职工安全,保障企业快速高质量发展,必须从以下方面抓好安全工作。

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八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和专题会议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汇报,近百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总书记明确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必须坚持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统筹好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切实把安全作为发展的前提、基础和保障。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必须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红线”就是“生命线”“高压线”;严守安全底线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主要体现,是防范遏制事故发生的应有之义。

公司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和集团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决策部署上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切实把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到科研生产、经营发展的各领域和各环节。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责任落实是安全生产的灵魂,是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严格执行的前提和保障。没有责任就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内在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就是要落实责任,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就是要细化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要按照“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要求,逐层级签订《安全责任书》,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就是要在安全上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公司层面,主要领导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部门层面,部门主要领导是部门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班组层面,班组长是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负责人;业务层面,业务主要负责人是分管业务的第一责任人;员工层面,员工是自己岗位职责范围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要严格落实全员安全责任清单,对照公司各级各类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全面推进责任清单量化管理。公司各级危险点严格执行“划片到人、责任到底”的网格化安全管理要求,确保不留死角。

三、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必须软件硬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管理(软件),一手抓本质安全(硬件)。

安全生产工作要实现规范管理,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突出问题。对于企业来说,就要制度化、体系化管理。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的变化,及时修订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与时俱进、合法合规,力求做到全面、简明;要以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为契机,不断推进标准化和体系(含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深度融合。夯实安全管理基础,要提升综合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生产设备设施与场所管理等安全生产基础管理能力;要加强产品设计安全分析能力、试验安全管理能力、严格危险作业审批和“七新”等的安全评审;推进安全生产与设计工艺、试验验证、质量管理以及能力建设等业务流程融合。安全管理要实现高效,安全工作业务就要实现标准化、流程化、信息化。

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还要大力提升本质安全。近年来,公司大力推进“科技兴安,本质安全”,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进行危险作业场所的自动化,人机隔离技术改造。采用半自动方式实现了热电池加热片称粉、制片,压减了全部4个10人以上危险作业场所;采用自动化方式实现了加热粉统混、消除了6个3人以上危险作业工序,本质安全得到较大提升。

四、加强教育培训和应急演练

制度建立后,就必须严格执行,而不能束之高阁,当作摆设。首先要进行宣贯,让全体职工知晓工作的安全标准、安全流程等;要从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习惯等方面,大力开展安全理念、文化、技能以及事故警示教育,不断提升全员安全素质。通过培训,使职工真正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公司各危险作业场所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演练,通过演练全面检验公司应急处置预案、应急管理和响应程序、应急队伍和能力的适应性,及时完善应急预案,提升应急能力,在事故发生关键时候,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五、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是自身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企业只要有科研生产活动,就会存在安全风险,就必须经常性进行体检——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古人云:”上医治未病之病,中医治欲病之病,下医治已病之病”。要想“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病”,就要提前辨识风险和消除隐患。一是强化风险辨识与评估。要系统科学开展风险辨识,合理划分风险点,辨识危险源,确定风险特性。划分风险点时,结合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安全管理特点等情况,从宏观到微观分层次逐级进行,确保每一个岗位、每台设备、每一项作业活动都纳入风险辨识评估。针对每一个危险点,从人的行为、物的状态、作业环境、安全管理等方面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避免出现遗漏。针对每一个危险源,充分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组织安全、生产、技术、设备等部门管理人员及岗位作业人员共同确定风险特性。二是强化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要深入把握风险防控的有效途径,制定有效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确保措施有效实施。要加强检查督促落实,及时排查治理隐患。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消未起之患”。

六、强化实施绩效考核,持续改进提升

企业要依据安全检查结果,重点从风险评估与实施职责落实情况、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情况、实际安全绩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必要的奖惩考核,才能确保完成安全工作目标和任务。

安全风险无处不在,随时产生、随时变化,应根据内外部条件变化。对安全风险动态评估,不断更新管控措施,及时纠偏,确保安全防控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安全管理能力持续改进提升。

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警觉。当前,公司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挑战与机遇共存,公司将全面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干部职工在各自岗位上“遵守安全生产法,当好第一责任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全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资讯